圣罗兰包包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实习记者强亚铣 5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门在其官方微博@知安局发布了“全网不斥巨资的最强招募令”,向网友发起了“AI鉴黄一日体验官”的招募活动。
招募令显示,“AI鉴黄一日体验官”的工作内容是对平台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内容进行打标、审核,并于当日工作结束时提交工作感受。 招募令要求应聘者“身体素质良好、遇“视”冷静,有一定自控力;长期混迹网络、阅“片”无数,对尺度稳准狠;高速驾驶经验、持“证”上岗,确保永不翻车”。 让人意外地是,招募令特别注明:“小姐姐优先”。其后备注的原因是:根据HR多年经验,女生能更好的胜任此份工作,目前在岗男女比例1:6。 此外,“AI鉴黄一日体验官”的福利待遇为1000元营养费、1T硬盘、1年网盘会员、路费打包以及下午茶不限量供应。微博发出后,众多网友留言表示:我行,我上! 红星资本局发现,招募令发出后,一度出现访问人数过多,报名通道服务器崩溃的情况。截至发稿,报名通道仍未恢复。 延伸阅读: 全网最“脏”的活:每天阅片无数,却恶心到吐 看“片子”就有钱领,这或许是许多男性梦想中的职业。 在我国,有一种专门鉴定淫秽色情内容的职业——「鉴黄师」,一个江湖中永远有着传说的职业,以至于不少人听到这个职业,表情便开始不自觉地“丰富”起来。
然而,这份看似“令人羡慕”的工作背后,却潜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与悲哀。
早期国内的鉴黄师,是一个因“扫黄打非”的需要而设立的特殊岗位,隶属于警察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就是通过审看查获的淫秽音像书画制品,并根据内容开出鉴定结论;其中甚至还包括鉴定血腥,虐待等一系列犯罪内容,并予以定罪量刑。 普通人和鉴黄师“看片”的区别,就像“偶尔吃颗糖果”和“把糖果当饭吃”一样,是完全不同的感受。长期工作下来,“鉴黄”民警往往要承受成倍的心理、生理双重压力,常常苦不堪言。
与很多人的想象不同,“鉴黄”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相反,它的门槛还很高。男女不限,最基本的条件是已婚,因为要常常看一些不堪入目的画面,所以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年长的人士较为适合。 除此之外,还要求品行端正、办事公正、坚持原则、觉悟高,能熟悉掌握法律及相关知识,经过培训后方能持证上岗。
曾经有媒体揭秘“鉴黄”JC,常常需要24小时待命,最多时一周看524张碟,一连20天审片子,看片看得吃不下饭,吐过好多次。 尽管随着公安机关的打击,如今淫秽光盘的制作、销售呈下降趋势,但网络的出现却使得淫秽视频逐渐增多。 对于网上淫秽视频,需要“固定电子证据”,然后再对淫秽视频进行鉴定,这样一来,“鉴黄”警察的工作量实际上是有增无减。
专业鉴黄师刘春琪,谈起第一次审片时就像做贼一样,害怕周围的同志看见或听见。而他从事这份工作,也一直刻意隐瞒着所有亲朋好友。 然而有一次,刘春琪的妻子打来电话,他当时正在审黄片,妻子在和刘春琪的通话中听见了男女的呻吟声……这下可惹怒了妻子,她以为刘春琪出轨了,并告状到刘妈妈那儿。 刘春琪被刘妈妈喊回家训话,无奈之下,刘春琪告诉家人他现在是鉴黄师,刘妈妈听后就犯了心脏病。 后来,在单位领导的开解下,刘家人才逐渐理解了他的职业。
近些年来,国内多家互联网公司也曾公开招聘鉴黄师。“鉴黄师”在招聘网站里不叫“鉴黄师”,一般叫做“内容审核编辑”或“视频审核员”,每个公司的叫法都略有不同。
这些网络鉴黄师的工作重点不在“黄”,而在于“鉴”。相比体制内的“鉴黄”JC,入职门槛则低了许多;但有些要求比较严格的互联网大厂,还得通过“笔试”。
在本编珍藏的往年真题中,就出现过色彩题:
文字题:
以及外语题等等……
国内曾有媒体记者走近网络公司的女鉴黄师们,揭秘她们的真实工作状态。
“鉴黄”工作虽然没有严格精确的文字表述,但互联网公司普遍都有个基本判定标准。有的鉴黄师会在电脑前贴一个小纸条,方便对照使用,上面标有该公司采用的3级标准,严重程度递减,依次是: A级——露私密部位器官的,封号; B级——露胸的,删照片、禁言24小时; C级——过分暴露或带来不良影响的,删照片”
随着AI技术的发展,一些很明显的文字、图片或者视频都可以被自动识别和捕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鉴黄师们的心理负担,但藏得很隐蔽的内容审核依旧需要人工完成,这也不断考验着鉴黄师的耐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比如这几年兴起的声音鉴黄师,哪怕饱受精神摧残,AI也爱莫能助。
在苹果和安卓商店的社交App中,如今有越来越多主打声音社交功能。由于语音社交的特殊性,面对一条条不同长度,暗语黑话连篇的语音条,难以靠机器分类和鉴别,目前依然只能普遍采用传统的方式——人工监听来实现监督。
有声音鉴黄师表示,每天大概要听4000多条的语音,其中包括吃面条、娇喘等各种奇怪的声音;同时还要了解时下网络中的各种涉黄暗语、社交黑话。其中不乏一些内容粗俗不堪的语音,引起强烈的生理不适。 有些女鉴黄师长期工作下来,对男性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抗拒,总会想着这些人是不是当面一套,在网络上又是另外一副嘴脸;所以在现实中接触男性、交友的时候会变得疑心较重,不再像以前那么单纯了。
鉴黄师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不能被世人所看到的、影响人们心灵健康的垃圾低俗内容。长时间接受这些负面内容,会让鉴黄师的内心处于一种很压抑悲观的状态,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在国外的纪录片《网络审查员》中,就向大家展示了这群活在网络阴暗处的审查员的真实世界。 悲愤、压抑、抑郁、绝望,甚至自杀……那些别无选择的审查员,在成为审查员的那一刻起,便用黑暗将自我埋没,负重前行。
既然探讨的是网络审查问题,必然绕不开全球三大社交媒体巨头——非死不可、谷歌与推特。
在庞大而繁杂的互联网海洋里里,这三大巨头不仅向全世界输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犯罪、色情、仇恨、血腥、暴力、自残等内容也夹杂其中。 为了不被美国政府找上麻烦,同时稳住金主爸爸们,除了AI人工智能的审核之外,巨头们为了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外包的形式,将审核工作全部转移到国外,以避开公众的视线——由建立在东南亚的外包公司进行人工审核,其中以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为主。
目前全球共有数万名员工受雇于社媒三巨头,从事网络审查工作,但他们的工作状况却鲜为人知。甚至大部分的国外网民,都不知道网络审查员这一职业的存在。 审查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直言,公司规定对外什么都不能讲,连这种工作存在本身都是秘密,让外界知道了会引发争议。
昏暗的办公室里,审查员们以时薪1美元的报酬,过滤和阻断这个世界上最肮脏阴暗、恶心变态的信息。外界也称他们为“网络清道夫”。 负责色情板块的莫莉,不仅要对男女的人体构造吃透透,除此之外,还要观看大量的“片子”,熟悉最新上市的成人用品,学习有关下半身的各种脏话、俚语,精通某些变态癖好等。否则审核时的误判,会导致辛苦钱就没了。
长期工作下来,性侵、性虐等内容都成为她挥之不去的噩梦,时常半夜被惊醒。至于为爱鼓掌的本能欲望?那就像慢性毒药般渗透到心底深处,早已变得麻木。
相比负责情色板块,那些负责血腥杀戮板块、儿童内容板块,甚至细分到专门管理“自残”影像的审查员,日常更是在频繁的流泪、呕吐与惶恐交加中度过。
曾经就有一位负责审核自残视频的审查员,在三次请求换岗无果后,带着脑海中不断涌现的残忍画面,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既然每天要承受这样的精神痛苦,为何不换一份工作,非要陷在这折磨自己? 撇开「迫于生活的窘困,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原因,其中还有不少人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如果没有我们的审查工作,那么互联网就会陷入糟糕的黑暗之中。”
谁都渴望一个能够自在徜徉、不受束缚的互联网环境。但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明确告诉大家,这场硝烟弥漫的「自由舆论」与「审核监管」的攻防战中,究竟哪一方才是对的。 毕竟这份自由属于所有人,没有人能够保证别人的自由不会伤害到我们自身,这是必然会产生的代价。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