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问答 http://www.bugu120.com/ask/ 仅“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现身南海”这句话就已透露出美军行动的两大目的 文|凤凰网军事特约作者 高数 核心提示: 1.“海狼”级核潜艇曾因性能过于先进被美军雪藏,但南海特殊的作战环境使这位“水下狙击手”不仅得以重获重视,并且承担两项重要使命。 2.南海对中国的军事意义正在不断增加,未来不仅是中国远洋舰队最为理想的集结水域,也将成为中国核反击战略的最后底牌。 3.目前中国在南海的主动、被动反潜探测系统锁定“海狼”尚有一定难度,因此美国将全部3艘“海狼”级派往亚太剑指南海,但美核潜艇在南海的“战力优势窗口期”不会很长。 昨天的《军情前哨站》猜测了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在南海可能撞上了什么,【军情前哨站|美国最强核潜艇南海撞击不明物体 16年前事故重演?】今天本文就来分析一下这艘美国最顶级的核潜艇为何现身南海。事实上,仅仅“美国‘海狼’级核潜艇‘康涅狄格’号现身南海”这句话本身就已透露出美军此次行动的两大目的,值得周边大国格外警惕。 南海令被“雪藏”的“海狼”重获重视 目前世界上能与“海狼”比肩的仅有俄罗斯“亚森”级核潜艇 “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是美国在冷战末期研发的顶级潜艇,其定位是在性能上全面超越苏联同期最新的“塞拉”与“阿库拉”级攻击性核潜艇。“海狼”级核潜艇水面排水量7564吨,水下排水量9142吨(SSN-21/22)或12139吨(SSN-23)。武备包括8具MK-69型660毫米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5ADCAP线导鱼雷、鱼叉反舰导弹、战斧巡航导弹、水雷等。【划重点】:“海狼”级潜艇最大潜深610米,最大作战深度500米。 “海狼”级潜艇性能相当出众,被美俄归类为第4代攻击型核潜艇,目前世界上仅有俄罗斯的“亚森”级核潜艇与其同级。“海狼”级原本作为美军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计划建造29艘,全面替换“洛杉矶”级潜艇,但因冷战结束,以及“海狼”级潜艇因采用众多新技术造价过高(1989年单艇造价11.89亿美元,目前已涨至30亿美元),最终仅建造了3艘。随后美国不得不设计简装版“海狼”,即目前批量列装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该型潜艇最初的目标就是“用‘海狼’级50%的造价,具备‘海狼’级70%的性能”。 从“弗吉尼亚”级完工后的数据与服役表现来看,它完成了最初的目标。相比“海狼”级,“弗吉尼亚”在武备方面仅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6联装垂直导弹发射系统,【划重点】最大潜深与最大作战深度均相比“海狼”减少100米。除此之外,“弗吉尼亚”级也改变了“海狼”级专攻敌方水下、水面目标的定位,改为尽量兼顾特种作战,最明显的特征是专门装设了一个可以放出和回收的特种人员运载器(先进海豹运输艇ASDS)以及与其对接的艇上接口。对于冷战结束初期的美国来说,发展“弗吉尼亚”级确实能花小钱办大事,但具体到今天的南海,至少两项关键使命只有“海狼”级能完成。而要了解这两项使命,就需要先清楚南海在军事领域对中国究竟有多重要。 南海将成为中国核反击战略最后底牌 南海的广阔海域以及足够的深度,为执行战略威慑巡航任务的中国战略核潜艇提供了充足的垂直机动空间 “堡垒海域”是冷战期间苏联海军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片依靠水面舰艇和岸基航空兵来提供掩护,让战略核潜艇可以进行安全机动的近岸海区。“堡垒海域”是苏联二次核反击战略的最后底牌,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住的。苏联的“堡垒海域”有两个,分别是鄂霍次克海和巴伦支海。如果了解了“堡垒海域”的重要意义就不难明白,苏联当初为何敢于击落“误入”巴伦支海上空的韩国客机,以及俄罗斯哪怕在最穷的时候,也不放弃扼守鄂霍次克海出海口的北方四岛了。那么中国的“堡垒海域”是哪里呢?南海! 南海的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比地中海和加勒比海都大,地理位置上相对远离美日联军兵力较为集中的东北亚战区,并且海面较为开阔,除了海南岛之外不存在能够要塞化的大型岛屿,是目前及近未来中国海军远洋机动编队最为理想的集结水域。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中部是一个深度在4000米左右的海盆,最大水深达到5567米,为执行战略威慑巡航任务的中国战略核潜艇提供了充足的垂直机动空间,完全可以作为战略核潜艇的“堡垒海域”。 “海狼”潜伏南海威胁中国“堡垒海域” “海狼”级能发射美军现役战力最强的MK-48-5ADCAP线导鱼雷,对敌方潜艇与大型水面舰艇威胁不小。 从军事角度出发,了解了南海作为“堡垒海域”对中国的意义,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何执着于在这里给中国找麻烦。具体到“海狼”级潜艇,该艇能够凭借相比“弗吉尼亚”级更大的潜深,在南海复杂的水下环境中隐蔽、待机。按照现有反潜技术的性能,在0至250米的范围内,水深每增加80米,反潜探测难度增加50%,在250至400米的范围内,水深每增加50米,反潜探测难度增加50%,在大于400米的范围内,水深每增加30米,反潜难度就将增加50%。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明白“海狼”级相比“弗吉尼亚”多的那100米作战深度的意义了吧。 除了潜得更深,“海狼”级装备的660毫米鱼雷发射管能发射美制最新型MK-48-5ADCAP线导鱼雷,该型鱼雷重量1582公斤,航速60节,航程46公里,潜深1200米,战斗部装药100-150公斤,线导加主/被动声自导,自导系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整体作战性能相比533毫米型号的MK48鱼雷提升45%。MK-48-5鱼雷的研发初衷就是消灭敌方各类攻击型与战略核潜艇。更大潜深+重型反潜武备,具备这两项性能的“海狼”级潜艇出现在南海,其目的与作战目标显而易见。 “海狼”潜伏南海演练伏击航母 更大潜深+重型反潜武备将令“海狼”在南海的反航母作战中具备不小理论优势。 前文已经提到,大潜深将令“海狼”级潜艇在南海具备很强的隐蔽性。同时凭借强大武备,“海狼”级潜艇更够在南海对敌潜艇构成严重威胁。而除了核潜艇,敌方航母同样是“海狼”级在南海威胁的主要目标。南海是中国远洋舰队最理想的集结海域,作为未来中国远洋舰队的核心,航母也将成为南海的常客。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航母必将成为“海狼”级另一个主要的威胁目标,而更大潜深+重型反潜武备将令“海狼”在南海的反航母作战中具备不小理论优势。 在可想见的作战模式中,“海狼”级可在南海潜至最大深度隐蔽待机,当中国航母进入作战范围就从水下发起攻击,用MK-48-5鱼雷攻击船底重伤航母。此时即便遭受反潜探测与反击,“海狼”级依旧能凭借大潜深有效躲避,甚至能再次发起攻击。如果“海狼”级能凭借此前美国水文调查船在南海的频繁侦查,获得某个合适的海沟或山脉作为掩护,理论上以上作战行动得手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美核潜艇在南海的“战力优势窗口期”并不长 空潜200在更新探测与武备系统后将具备在南海查打“海狼”级核潜艇的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技术因素,南海中部4000米的广阔水下盆地也为反潜造成不少麻烦。目前中国为捍卫南海“堡垒海域”,在南海布设了一系列水下监听系统,这些坐沉海底的水听器负责监听自身上方接近垂直区域内的噪音变化,足以捕获以静音航速前进的潜艇信号,为“堡垒海域”提供足够的外围预警。但“海狼”级最大作战深度为500米,这些处于4000米深海底的水听器的探测精度并不如从反潜机和水面舰艇上投下的各种主被动声呐。 目前中国空潜200反潜巡逻机仅基本达到美国P3C的水准,相比更强的P8A仍有差距,有效探测“海狼”级这类深海高静音目标还有难度。但目前中国已加强空潜200在台海、南海的成建制出击训练,远洋反潜能力提升明显。再加上空潜200近期批量列装大批新型弹药,例如作战深度超过600米的航空自导深弹,南海留给美国潜艇所谓“战力优势窗口期”并不长,这或许就是美国将全部3艘“海狼”级核潜艇都派往亚太,剑指南海的原因吧。 有别于批量建造,充当特混编队“水下带刀侍卫”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海狼”级核潜艇更像是独来独往的“水下狙击手”。未来中国在南海警惕美国大型舰艇、舰队的威胁时,要特别注意这些美国潜艇射出的水下暗箭。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