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娱论 | 中国电影创投,那场角落里的“大跃进”

2021-10-13/ 汇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文/空山从6月的青葱计划,到7月的上影节、8月的FIRST,再到9月的北影节,Ifeng电影全程现场旁听了今年的四场重磅
云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ys.cc

文/空山

从6月的青葱计划,到7月的上影节、8月的FIRST,再到9月的北影节,Ifeng电影全程现场旁听了今年的四场重磅创投路演。

算上接下来的平遥、金鸡和海南岛,今年电影市场上的重要创投已经完结了一半。行业症状之显,无法掩盖。

一方面,创投项目重合率高、成片率低、公司化项目前来镀金,都彰显泡沫。另一方面,中小项目欠缺的曝光度、市场认知、专业指导、资金资源,也确实在创投上有所补充。

对于大众来说,创投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对于行业来说,这个地方可能发生了过去几年中国电影最沸腾的“大跃进”。

急速增长,让电影创投走到了一个高点和转折点。

几个问题必须被严肃思考和回答,创投要服务于什么样的项目、创作者和买家;创投要怎样高效、专业地帮助优质项目走向观众;创投要如何排出泡沫,免于成为电影节/电影市场的一个流程。

重合率高

王红卫曾对媒体表示,中国电影界的创投起码应该砍掉一半。“那些大的创投会有点无聊,三分之一的项目我都见过,三分之一的人我都认识。”

这句话透露两个信息,创投提案者和评委,重合率都很高。

我常在创投上听到评委有这样的表述“我在上海/北京/FIRST/青葱计划……也看过这个项目,这次成熟了很多。”

有时评委比青年导演跑得场还要多。近6年来,导演曹保平在5个节展上担任创投评委,横跨北影节、上影节、FIRST、海南岛、金鸡。张家鲁、梅峰、耐安、管虎、王易冰,都备受创投青睐,多地赶场。

创投项目的重合率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金鸡创投大会最近公布了2021年TOP60入围名单,其中有15部已在上影节、FIRST、北影节的名单中出现过,还有1部来自今年的青葱计划,重合率超过四分之一。而且,此数字并未考虑金鸡TOP60是否包含往年的、非节展创投中的项目。

今年夏天,担任创投评委的王易冰,在西宁向Ifeng电影吐槽:“导演们每年都四处去参加节展、参加创投,这一年就过去了,你拿什么时间写剧本啊?”

他今年担任上影节、FIRST、金鸡三个节展的评审。可能会在金鸡上与某些项目三度重逢。

与此同时,各大节展邀请的买家、影业公司,名单通常也无巨大变化。有人开玩笑说,创投是一群人每隔一段时间换个地方见面聊天。

一向呼吁落地、呼吁导演拍样片的王红卫,曾对媒体表露担忧:一个导演经过这么几年,可能没把他打磨成一个电影导演,而把他打磨成了一个善于路演的PPT导演。

王红卫

一位长期关注创投的电影策划周方表示,许多创投导演本身就是从业者,最初会把剧本递给自己资源圈的公司,因种种原因被拒绝后,才选择创投,而且通常能够入围。

“这也是说明为啥投来投去总重合一批人,他们大多是有点项目经验的,稍微好点的是做过大片的副导演或者剪辑。

整个行业僧多肉少,岗位就这些,大片就几部,但每年艺术院线、海外留学回来做电影的人,太多了,就挤在了创投里。”

她认为从影展角度来说,选择已经在其他创投拿过奖、入过围的项目,能保证一定的水准、成绩,资源的加码,意味着高成功率和高品质。

但创投目前的现状,没有那么乐观。

成片率低

FIRST影展在今年的手册中,把当下青年电影创作市场,称为“大跃进式”的。但“大跃进”可能仅发生在“创投场景”中,资本、资源并没有迅速支持青年导演项目。

今年FIRST颁奖典礼上,1号人物黄晓明开场“告诫”诸位创投导演:“昨晚但凡是没拿着合同立即签约的,都别当真。签了约的,但是没有写清楚交易金额和付钱时间节点的,你寻摸寻摸。”

成片率低、周期漫长是显而易见的。

今年一部相当优秀的WIP项目《百川东到海》,在上影节、FIRST分别获得“生动数码特别关注项目奖”和“龙跃制片人特别奖”,并入围北影节创投终审进行路演。

影片主人公小海为作文采风,只身走出沙漠,接二连三的奇遇成为他的写作素材。摄影机充当笔的功能,小海最终抵达“大海”,并完成了作文。

在这片接近沙漠的城镇,导演吴双让小海一天之内看到了两种世界、两种人生选择,最终想要表达“去与留”的问题。

影片正在后期制作阶段,样片画面清新,素人小演员表现得十分自然。总成本500多万,历经三个创投,资金仍有缺口。

电影策划周方也和Ifeng电影分析了创投成片率低的情况:“真正大老板很少亲自去创投,小策划、小制片去,喜欢的项目回来汇报,老板都不做。

而且现在行情不太好,内卷严重,所有人都来创投,等于所有人都没有来。还有的导演奔着认识人去,但这种加微信的社交是无效社交。”

另一方面,重合率高也影响成片率低。一个创投项目完片、获奖,可能有多个节展共享荣誉、同发捷报。

上影节创投今年汇总成绩,表示十五年来,一共促成82部影片的拍摄与制作。但成果展示中,2020年入围的且有进展的10个项目,有5个都曾在其他创投上入围或得奖。

这10部一年之内就有巨大进展的项目,无疑是幸运的。

漆锐导演的《池塘》,2011年就入围上影节创投,直到今年成片才亮相各大电影节,中间隔了10年。

2019年山一影展上,有一个话题感极高的剧本项目《喜欢高兴爱》,制片人鲁小伟只谋求不到300万的投资,他同时表示,如果没有出品公司感兴趣“我们就尽自己所能吧,我估算了一下,这个数字就是我们全部的能力了。”

2021年,影片拍摄完毕,出现在平遥WIP项目的入围名单上。Ifeng电影联系了制片人鲁小伟,他表示影片仍无出品公司,拍摄资金“是我从一些个人朋友那里拉来的”。

几年前的路演PPT上,他写了一段话:“不被主流模式、工业化惯性掣肘,一切为创作服务,把每一分钱、每一秒时间都用在刀刃上。”

创投很繁荣,但不是完全繁荣。

一线影业项目进入

2019年是内地电影创投的沸腾之年。

老牌创投上报名数量大幅刷新纪录,新的扶持计划遍地开花,金鸡百花电影节、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都在这一年首设创投单元。

几年前,业内对创投项目的普遍印象还是“穷且益坚”,2019年前后,少量自带光环的“富贵项目”逐渐进入创投市场,展现了不同的面貌。

首届金鸡创投大会上,有个项目不存在较大资金压力,而是想借助创投平台增值出售影片份额,评委当场表示不接受:“我觉得溢价的片子不能在创投上出现!”

创投应当帮助有才华、有态度,但缺少资金、资源的青年创作者——如果这是一个共识,那么经过几年的市场运作,这个共识已有所松动。

7月份FIRST的创投上,一个公路亲情题材项目,不但背靠一线影业公司,还自带MCN资源。评审主席冯小刚直言:“我觉得你不太需要来FIRST,这种情况下你来是有镀金的动机吧?”

今年北影节创投上,WIP环节的《瞧一桥》由惠英红、胡先煦领衔主演,韩三平担任艺术总监,出品公司中包含腾讯影业。影片8月杀青,目前正在后期制作。

评委俞白眉笑着说:“你们路演和别人不一样,你们是来宣传的,期待电影大卖吧!”曹保平和赵方随后也送上了祝福,点评环节基本被省略。

电影策划周方向Ifeng电影分析:“腾讯选择了保守策略,这也是目前大部分电影公司的策略,3000万以内的中低成本,加上新导演作品可能有一定市场风险,做成创投小片是对的。”

对于影展来说,这似乎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一线公司、成熟团队、明星加持,意味着周期更短、成片率更高、市场吸引力更好,创投的成功率进而也被提高。

不确定未来是否会有更多的“富贵项目”被允许进入创投,并获得成功。但电影节展的一些动向,强调了他们不得不重视商业元素。

海南岛电影节的H!Action创投会,设立之初就明确表示要支持“商业类型片”。金鸡创投大会,今年设立了22位业内人士组成的“金牌制作人评审团”,鲜明地强化了市场选择。

FIRST影展也有大动作,在成都开办“惊喜影展”,强调专注中低成本类型片的扶持。李子为近日宣布,FIRST剧情片实验室,将改名为“类型片实验室”,进一步贴近市场。

这或许都意味着,创投也将发生变化。今年上影节创投,已经出现叫价5000万的商业类型片。

但他们只能靠创投了

《百川东到海》继续推进的过程里,创投给的曝光和奖项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比如在上影节拿到的“生动数码特别关注项目奖”,赞助商将为影片提供价值25万元的调色服务。在FIRST拿到的“龙跃制片人特别奖”,赞助商将提供影片在欧洲的发行支持。

大量后期成功的影片,确实获益于创投。

2019年H!Action创投会,最高奖“海南选择大奖”300万奖金,以1.5倍的资金全面覆盖了《羊命》彼时的拍摄预算。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放羊的贫困农民,结果因为一次意外被捧成英雄,随后不断遭遇道德绑架。

导演李伟曾在电视台拍乡村栏目剧,怀揣梦想转型做导演,原本预算只求200万。那年创投会上的顾问冯小刚,后来成了这部电影的监制。影片就在这个月开机,主演是两位实力派,李九霄和任素汐。

一位创投导演告诉Ifeng电影,“创投可以短时间内帮你把业界的资源集中过来,是一个很直接、很快速的方式。

资方不管对你感兴趣,还是对项目感兴趣,都可以直接预约洽谈。如果没有这种活动,我们自己去外边找资方的话,那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节展创投在整个环节设置上,也都逐渐成熟。训练营、剧本创投、WIP创投、产业放映,从最初的创意开发,到市场交易环节,都提供助力。电影节也会派专人培训创作者如何进行路演。

已经拍摄完毕的《何处生长》,几乎是上影节和青葱计划一路扶着过来的——

2017年 参加上影节创投训练营

2018年 青葱计划五强 百万政府扶持金

2018年 入围上影节青年电影计划

2021年 入围上影节制作中项目

南北奔波的评委,也称得上尽心。

据Ifeng电影今年的观察,陈国富最为认真、尖锐,他不但阅读剧本、观看片花,还会搜索、观看各位导演的过往短片作品。路演现场,好评、差评均一针见血。

曹保平温和含蓄,很少“伤害”创作者。但作为北电副教授,他分析剧本的功力,鲜有人及。今年北影节上,他点评《从额尔古纳到额济纳》的剧本,那几乎可以称为一堂精彩的编剧课、案例分析课。

FIRST在嘉宾安排上规格更高一些,麦特文化、联瑞影业、猫眼影业、魔石影业、爱奇艺、映美传媒、亚太未来等赞助商,都派了“话事人”到场,直接听项目、聊合作、决定奖项归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小制片喜欢,老板不投”的情况。

这些优势、支持,切实存在。我们前文所忧虑的情况,也切实存在。

创投在高点和转折点上,它将要去向何方,我们无法预测。

但我们确定,创投不应该成为节展的装饰品;不应该成为互相吹捧、互相扫二维码的社交场合;不应该成为院校师生、小圈子的联谊会;不应该成为大公司淘汰剧本的回收站;不应该在现阶段成为商业片的镀金所。

创在前,投在后。创投应该尊重创作,尊重投资。

*文中周方为化名,封面图《野马分鬃》剧照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Ifeng电影。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电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