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30余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获批组建

2021-10-22/ 汇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昨日,第二届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2021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
2345影视大全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2345ys.net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昨日,第二届全国海洋智能装备创新大赛“2021人工智能与水下机器人高峰论坛”正式举办。作为国内层次最高、学术引领性最强、前瞻性最为深远的行业峰会,近100名国内外人工智能和水下机器人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为大连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智力支撑。论坛上,大连市政府副市长张志宏致辞,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陆军院士做主旨报告。

  张志宏在致辞中说,海洋竞争实质上是高科技的竞争,海洋开发的深度决定于科技研究水平的高度。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大连市始终高度重视海洋产业创新发展。在产业规划上,我市《2049城市愿景规划》勾画了建设海洋中心城市的蓝图;2019年制定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去年出台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纳入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支持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高端突破,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的广泛融合创新。

  在集聚优势上,我市依托高新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生态科技创新城以及其他多个区域,形成了“一带一城多园区”的发展格局;以金普新区为核心区域,形成以集成电路、数字视听与数字家庭产品、新型元器件、应用电子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智能硬件、新型线路板、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等新兴领域加速发展,成为全省19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一。

  在基础资源上,大连拥有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中船重工760所在内的多所从事水下机器人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2019年底,辽宁实验室智能制造研究中心在连布局建设,面向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全面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相关领域实现集成应用。今年,我市申请建设大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已获省政府批准报科技部。

  通过积极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化、集成化发展,大连市智能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市智慧交通与港航物流重点实验室等30多个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获批组建,华录(大连)数据湖产业园、天港云数据中心等项目进展顺利。大连水下机器人测评基地建设一期项目即将竣工,凸显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水下机器人产业孵化园区已初具雏形。

  ■相关链接

  第五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落幕

  理工大学代表队获人机协同抓取组冠军

  晨报讯(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苏琳) 昨日,第五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举行颁奖典礼。本次大赛共有20支团队参加线下的人机协同抓取组和自主抓取组的比赛,经过3天的比拼,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获得人机协同抓取组一等奖和自主抓取组二等奖。受恶劣天气影响,机器人在水里行动受限,裁判专家组决定自主抓取组别一等奖空缺。

  今年所有比赛均在开放海域进行,受赛前风暴潮天气和比赛中六级大风浪影响,比赛队伍遭遇到了历届大赛没有经历过的恶劣海洋环境挑战。各支参赛队积极通过技术升级和创新设计来应对真实海洋环境,普遍在目标自主识别、机器人运动控制和高效智能作业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机器学习控制器、长续航供电系统等设计进行了初次应用。

  “经过两天的连续暴雨过后,水体的能见度大打折扣。”大连理工大学OurEDA队成员刘小锋介绍,无论是在初赛还是在决赛阶段,机器人的视觉感知范围不足一米,难以通过参照物获取到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估计历史运动信息,几乎是依靠“盲行”完成比赛。

  不过,这些在实验室根本无法形成的自然气候,也让整个团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研发动力。刘小锋说,队员们在赛后立刻讨论如何对机器人的软硬件进行升级。包括,将模拟摄像头更换成数字摄像头、尝试使用更具效率的机械臂作为抓取工具等。结合比赛中获取的实际运行数据,团队还计划将新一代智能图像增强算法以及目标检测算法用于辅助人机协同作业以及自主抓取作业上,用科技武装机器人。

(文章来源:半岛晨报)

文章来源:半岛晨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