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一种新型家庭教育:望父成龙,孝里藏刀

2021-12-17/ 汇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这两天网络上有张图挺火,本来是作为一个段子在各种群里传开,转着转着转到家长群后,一大波老父亲老母亲男
二层中式房屋

这两天网络上有张图挺火,

本来是作为一个段子在各种群里传开,

转着转着转到家长群后,

一大波老父亲老母亲男默女泪了,

嘴上不说啥发个表情包糊弄一下,

心里却暗戳戳直呼好家伙:

风水轮流转,苍天绕过谁。

原文是这样说的:

“新一代孩子们已经很通透了。

我之前带一个实习生,99年的男孩,

跟我说他的理想就是做富二代。

他每个月都给父亲写家书,

信中勉励父亲好好努力上进升职赚钱。

真事。”

题主后来在评论里补充说,

这娃比较实诚,

还看过他写的家书,

大致分为三个部分:

①问候安康

②观察到父亲近来有些躺平,很不应该

③肯定父亲的努力

并表示如果再加把劲,明天会更好。

孩子,谢谢你的通透!

年轻人不光自己要努力,

督促爹继续努力也很重要,

好多爹一过中年就没上进心,

一口气一泄,

咔嚓一下人就崩溃了!

天天在家看电视等你养老了,

非常可怕……

看到没?

新一波后浪已开始跟爹妈互鸡了,

形势刻不容缓啊。

一个“鸡娃”的时代还没结束,

另一个“被娃鸡”的时代已经来了。

还在叨叨着“小屁孩啥也不懂”、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的家长醒醒吧,

别继续活在自己的油腻世界无法自拔。

就像做父母的都望子女成龙成凤一样,

每一个孩子也都在望父成龙望母成凤。

如果你家孩子每天就问你:

“这个月你们公司谁最先完成kpi?

你在你们单位文化水平排第几?

怎么又刷手机不看书学习?

你看看人家谁谁谁的妈妈!”

恐怕大人每天更要气喘吁吁了。

等到自己被孩子“鸡”的时候

也许才会发现“不能表达自己想法、

按照别人的思路生活”是件很痛苦的事,

对不对?

咱们试着倒推一下,

这届95后的爹妈,

是不是也就50岁左右?

有人会开始发牢骚了——

“你鸡娃时,娃小,

未来很远,发展空间很大。

但娃鸡你时,

你已经五十知天命了。”

可是按照新型年龄划分标准

50岁正是年富力强的顶梁柱时期啊!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64亿。

对于这部分群体,

曾有不少文章剖析过他们的需求:

社交才艺兴趣需求、

家庭沟通需求、

接触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求等等。

市场上推出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形态,

也在切准这些需求。

老年职业教育都是一片被忽略的蓝海了,

刚摸到5字头的中年人难道不该雄心仍在?

正值当打之年的40岁家长们,

就更没啥理由躺平了。

电影《你好,李焕英》里,

李焕英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内心强大的人,

作为母亲,她只要晓玲健康快乐就好。

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女性形象,

与幼稚纠结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李焕英没有怨天尤人、望女成凤,

这是加注在母亲光环内的滤镜。

可女儿晓玲不像是这样佛系养大的。

她呈现出的性格像是每天被妈妈碎碎念

“你怎么不看看XXX”的倒霉孩子。

一方面觉得自己啥事儿都能干成,

另一方面又极度否定自我存在。

无时无刻不在表露出心底的愤懑:

自己的不成功,

与是普通工人子女、

家境平平有关。

望母成凤,成了她的执念。

于是当妈妈被厂长相中当儿媳妇,

这个槽点满满的设定引出了高潮篇章,

晓玲试图让妈妈抓住机会“改嫁”,

由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喜剧。

“我这样的委屈退让都是为了你的未来好”

这句常出现在父母口中的金玉良言,

无声地存在于晓玲为了让妈妈攀上高枝

而付出的努力中。

她一边感怀着李焕英的伟大,

一边无奈于李焕英的平庸。

她望母成凤,想要择良木而栖。

晓玲好歹是幸运的,

李焕英是不可多得的佛系妈妈。

多少父母与孩子在彼此埋怨中互相伤害,

在不切实际的期许下相互消耗?

说起“鸡娃反倒被娃给鸡了”的案例,

不知道大家对这篇推文还有没有印象

《北京第一代“鸡娃”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

那位把女儿一路“鸡”进北京四中的妈妈,

后来发现在这所帝都顶级牛校里,

家长们鸡娃的格局完全不一样。

以至于女儿经常回到家跟自己叨叨:

你要是能像谁谁谁家的父母就好了,

可以让自己孩子躺平,

如果能像谁谁谁的父母那样也行,

卖套房子送娃去英国读高中,

再卖一套房子送娃去美国读本科,

再不济也可以成为谁谁谁那样的父母,

崇文门一条街都是人家的店铺……

听到这番话,

这个妈妈直接自闭了。

后来女儿直接皱着眉头逼问:

“那妈妈你能不能也努力一点?

咱俩商量商量,

期末考试我进年级前30,

你争取提个干?”

我想,

99%的父母听到这话一定都怀揣这种心理:

儿啊!

晋升评职称这种职场玄学,

可不是你妈我凭一己之力就能心想事成的。

你还小,当然不知道,

成年人的世界不像学生一样,

学习好就可以拿到好的名次,

也不是聪明能干就可以当领导。

但此时孩子心里大概开始犯嘀咕——

妈,啥叫玄学?

是不是任何看起来很费劲儿的东西

我都能说它是一种“玄学”?

那我学习也挺费劲儿的。

我考年级前30,

和你提拔一级,

哪个更玄?

这位妈妈后来感慨说:

有些孩子才十五六岁,

还不能理解什么是“世界的参差”。

在他们心中父母是全能的,

以为自己只要努力学习,

就能获得和同学们平等的起跑线。

直至进入重点中学才发现,

自己的赛道已经落于人后。

所以啊,

鸡再多的娃,

不如被娃反鸡一次刻骨铭心。

别一直以为只有作为家长的你,

对他时刻报有期望,恨铁不成钢。

却没有想过,

孩子对你也同样报着满满的期望。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这种话,

只是古人用来自我安慰罢了。

在孩子的心里,

他们也和父母比孩子一样,

也在悄悄的比父母。

他们也希望,

自己的父母光鲜靓丽能力突出,

也希望父母是他们的骄傲,

也希望别的同学看到他的父母,

对他充满羡慕。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调查:

您是孩子期待的那个父母吗?

结果显示:

有的孩子期望父母和谐相处,

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有的孩子期望父母对自己多些理解,

有的孩子期望父母多读一些书,

多了解一些时尚的事儿,

也有的孩子,

期望父母能够学一些高智商的课程,

提高自身的素养。

看到了吗?

作为父母,之于子女,

无条件的付出当然可歌可泣。

可你是否知道,

孩子在享受父母这些付出的同时,

更愿意看到一个浑身闪光的父母。

你努力一分,

孩子就会知道打拼的价值;

你从来不停止学习,

孩子就会知道学习应该是一种自觉;

你三观正确内心柔软,

孩子就会慢慢成为和你一样的人。

这个世界正在狠狠惩罚不上进的父母。

你的不上进,

真的会带给孩子一生卑微。

如果你觉得,

这是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你最应该做的,

就是努力做脱颖而出的父母。

你的生活习惯,

你的学识眼界,

你的思维方式,

都是孩子飞翔的起点。

最完美的亲子关系永远是:

共同前进,彼此成就。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家长会了么,网易旗下反焦虑反鸡汤反套路的亲子教育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