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杀虫灭鼠除四害消杀公司首选亮洁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http://www.salutesa.com/aboutus/ 来源:西部新影像 “闪婚”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其大概意思就是像闪电一般速度结婚,通常指恋爱公开不久或者相识不久的男女忽然结婚。一般情况下,如果决定要步入婚姻殿堂之前,两个适龄男女互相了解的阶段必不可少,因为婚姻不是儿戏,不是想结就结想离就能离的。 七旬大爷住进养老院,小30岁妻子来探望 2021年12月19日,据江西卫视《传奇故事》栏目报道,来自上海市浦东区的元大爷是一位独居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了。2017年4月份,元大爷因为突发疾病无人照顾,当地居委会为了让元大爷时刻有人照料,便将他送到了养老院,结果元大爷到了养老院之后,让人没有想到的事情就发生了。 元大爷刚住进养老院,一位年仅40岁的全女士找上门来,说是要看望元大爷,对于全女士的到来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感觉非常奇怪,老人一生没结婚且无儿无女,也没有什么亲人,怎么会有人这么及时地来看望他呢?这位全女士究竟是谁呢? 据全女士称,她是元大爷的妻子,听到全女士如此说,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随后居委会的王书记要求全女士提供证据,也就是结婚证。 对于元大爷的情况,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都很熟悉,一直单身独居的元大爷怎么会赶潮流“闪婚”呢?而且全女士要比元大爷小了30多岁,这可能吗?是真的吗? 在众人的怀疑中,让居委会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是,全女士似乎是有备而来,面对询问的全女士迅速从包里掏出来一个红色的小本,而这个红色的小本就是全女士和元大爷的结婚证,上面还有民政部门的公章。 居委会王书记:“那么,她当时都提供了,那么我们经过跟接到相关部门的汇报,经过一系列的核实以后,全女士和元大爷结婚是事实。” 据结婚证上显示,元大爷和全女士是在2017年2月10日结的婚,也就是说两人刚结婚没多久,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就更奇怪了。 据居委会的人所述,他们社区有个老伙伴志愿者队伍,是专门帮助孤寡老人的,元大爷就是其中一位需要帮助的老人,而从2015年开始志愿者黄师傅就定期上门照顾元大爷,对他的生活非常熟悉。 黄师傅:“我是老伙伴志愿者,居委会定下来的,每个想起去看他,他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那我给他垃圾统统丢掉,给他整理,要给他扫地染回垃圾全部丢掉,还要给他订盒饭,有的时候他早饭没有吃,我去给他买点点心。” 也就是说没有谁比黄师傅更清楚元大爷的情况了,可是一听元大爷结婚的事情黄师傅也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黄师傅:“真的假的,我怎么不知道啊,是谁呀?” 随后,黄师傅听说元大爷的新婚妻子是40岁的全女士的时候,黄师傅更是瞪大了眼睛,下巴都快掉地上了,接着黄师傅紧锁眉头陷入了沉思。 而黄师傅之所以这么惊讶,不是因为全女士的年纪,而是这位全女士他认识,而且他还说全女士明明是有丈夫的,既然有丈夫的全女士怎么还能够跟元大爷结婚呢?事情是越说越不可思议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大爷收留夫妻俩借住,只为生活能有人照顾 据黄师傅说事情是这样的,2016年年底,元大爷收留了一对夫妻在他们家借住,这对夫妻是在地铁站门口给人贴手机膜的,丈夫姓李,他的妻子正是全女士。 据志愿者黄师傅所述,当时这对夫妻住进来他是知道的,而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不付房租,还能照顾独居的元大爷,黄师傅想这样的话也挺好的,毕竟元大爷年龄大了身边有个人照顾也挺好的,所以,夫妻俩搬进来后,家里的一切开销如水电费等都是元大爷支付的。 居委会的王书记表示,那个时候黄师傅跟他们说过,有一对夫妻住进来了,是做贴膜生意的,因为这对夫妻在东昌路一带贴膜很多年了,互相也比较熟悉,所以对于此事他们并没有特别的警觉。 那么李先生和全女士夫妻俩为什么突然就搬到元大爷家里了呢?其实,这个提议是元大爷提出来的。 据全女士和其丈夫所述,当时他们做生意然后元大爷来买东西,就这样互相熟识了,之后元大爷主动提出让两人搬到他家居住,免费给夫妻俩居住不要钱,顺便能照顾他,双方一拍即合就这样住到了一起。 对于李先生和全女士的说法,元大爷称是这样没错。 记者:“就是你提出来的?” 元大爷:“照顾照顾,是这个意思。” 记者:“那么,她是和她老公一起到你家里去的?” 元大爷:“一起来的,照顾我,男的来照顾我。” 记者:“主要照顾你一些什么呢? 元大爷:“照顾我烧点东西吃吃。” 按照元大爷的说法,他也是偶然之间认识的李先生夫妻两人,慢慢就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他们是一对做小生意的外地夫妇,在当地没有固定的住处,而元大爷他自己有住处,但是生活需要人照顾,所以他就想着由他来提供夫妻俩房子住,夫妻俩负责照顾他,双方的困难直接变成两全其美的事了,所以当时就一拍即合。 居委会王书记:“经过了解以后,才知道是元大爷自主地上去,跟他们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他们住进来,元大爷提供住处,同时夫妻两个人为元大爷提供生活上的照顾。” 如果事情是这样的话,独居老人身边有两个能照顾的人也算是美事一桩了,可是怎么后来全女士却跟元大爷结婚了呢?而且要知道,她要跟元大爷结婚就必须先跟自己丈夫李先生离婚,这短短几个月,全女士怎么能说离婚就离婚、说结婚就结婚呢? 老夫少妻的婚姻有疑点,前夫帮前妻筹备婚事 此事的发展经过不说闻所未闻,但是也是比较罕见的,夫妻俩住进元大爷家后,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夫妻俩就离婚了,而且女方很快就和元大爷“闪婚”了,那么夫妻俩离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全女士和李先生的离婚,按照全女士的说法她自己也是被逼无奈,她说自己存在听力障碍,和人交流非常吃力,之前一直隐瞒这件事,不过前段时间她的前夫李先生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 记者:“那你也是迫不得已了?” 李先生:“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人都是没有办法接受的。” 全女士:“所以这件事被我老公抓住了,他把我打了一顿,所以就离婚了。” 按照全女士的说法,她和前夫的缘分已经走到了尽头,可是再仔细思考一下,全女士有听力障碍,跟人交流都会吃力,作为天天生活在一起的丈夫,李先生真的一无所知?怎么会突然就因为这件事发火,甚至离婚呢?而且,事实上元大爷也一直没搞明白李先生和全女士为什么离婚。 元大爷:“她男的摆摊头的,不在家里,她意思她跟我两个人过,好照顾照顾我,这意思你懂吗?我说这个我不行的,你有老公的,这不可以的,不好这样子说的。” 记者:“后来她和这老公怎么就离婚了?” 元大爷:“就这样子离婚了。” 记者:“你也不晓得?” 元大爷:“不晓得。” 对于元大爷所说,黄师傅也表示曾经问元大爷是不是欺负过全女士,元大爷表示自己是老实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黄师傅:“我说你欺负她吗?他说没欺负,碰都没碰过她,我说你不好欺负人家的,我们上海人不能这样,你不好欺负人家,人家有老公的,他说碰也没碰过,不欺负,我老实人,到现在不相信。” 这婚离得确实奇怪,不过更奇怪的是后面发生的事情,全女士和元大爷结婚也是透露着古怪。 在2017年1月24日,全女士和李先生办理了离婚手续,半个月之后,也就是2017年2月10日,全女士就和元大爷登记结婚了,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不是时间,而是操办元大爷和全女士婚事的人,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全女士刚刚离婚的丈夫李先生。 记者:“到底是谁帮你们操办这个事情的?” 元大爷:“是他们操办的。” 记者:“她和谁?” 元大爷:“她男的办的。” 前夫为前妻操办婚事,这还真是天下奇闻了,可是结婚必须是双方自愿为前提,元大爷到底愿不愿意和全女士结婚呢?元大爷说,对于这件事他是既愿意又不愿意。 元大爷:“我不想结婚。” 记者:“你不想结婚?” 元大爷:“我想结婚做啥。” 记者:“那你怎么会答应他们?” 元大爷:“我想算了,就这样吧,能好好照顾我就算了。” 按照元大爷的说法,他其实从头到尾都没想过结婚的事,这完全是李先生和全女士提出来的主意,不过另外一个方面,他觉得有人照顾自己也确实很好,所以他就没有明确地反对此事。 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位前夫李先生的行为就很反常,他为什么要帮助自己的前妻和元大爷张罗结婚的事情呢? 记者:“他们结婚什么也是你带着去的?” 李先生:“没有,他问到我,我写好以后他们叫的车子过去的。” 记者:“你心里过得去吗?以前的老婆现在跟别人结婚?” 李先生:“我总要把她安置好,我才能走,对不对?要不然我不可能对得起我小孩,对不对?她妈妈还经常找我麻烦,一定要把她女儿安置好,你就可以走了。” 前夫称帮忙操办婚礼,是为了把前妻安置好? 把前妻安置好,前夫就让她嫁给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大爷,这所谓的安置究竟是什么,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是,不管如何,就这样在李先生的张罗下,元大爷稀里糊涂地就和全女士办理了结婚手续,在他看来自己也算是有家的人,有人照顾了,但是很可惜元大爷的希望还是落空了,事情根本就不像他想到那么简单,这也是他这段“闪婚”最奇怪的一个地方。 结婚之后,据元大爷说全女士并没有照顾他,甚至生了病也不带他去看病,而元大爷的说法黄师傅也表示称确有此事。 黄师傅:“开始早上买点点心给他吃,后来就没有了,她是做小生意的,晚上十一二点钟回来,早上要睡到十一二点钟,不照顾他了,她订盒饭也是订她自己一个人吃的,平时也不照顾他,他上次生病的时候我去看的,血压快到两百了,没人陪他去看病,后来到第二天我们小区里不是有社区卫生站嘛,我去帮他配药的。” 那么,元大爷是怎么会去养老院呢?其称是因为没有人照顾。 记者:“那后来你怎么会到养老院去了?” 元大爷:“养老院去,我想没人照顾养老院住住算了。” 记者:“谁送你去的?” 元大爷:“我自己去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元大爷就搬到养老院去了,而到了养老院之后,全女士也从来没有看望过他,而且费用也都是元大爷自己支付的。 记者:“你去了养老院之后,全女士她来看过你吗?” 元大爷:“没看过,没看过,没来看过。” 记者:“那你到了养老院之后,一个人是吧?那生活怎么办?” 元大爷:“生活什么的我拿卡(银行卡来付钱),我自己一个卡(银行卡)可以生活。” 记者:“你还是靠自己,是吗?” 元大爷:“靠自己。” 为了证实元大爷所说的话,志愿者黄师傅表示,他曾就此事询问过元大爷并称要去查看监控。 黄师傅:“我问老元,她来看过你吗?他说没,我说我要去看探头,养老院里面有探头,我说我总归要去看的,他说没你去看好了,不相信你问他,没去看他。” 总而言之一句话,全女士从来就没付出过,不过最让元大爷接受不了的还是另外一件事,按照元大爷的想法,既然全女士已经跟前夫离婚了,那李先生就应该另谋出路离开他们家,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李先生非但没走而且还和以前一样,一直和已经离了婚的全女士住在一块。 记者:“和前夫一直待在一起?” 黄师傅:“对,她和前夫住在一起,不跟元大爷睡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是高低床,不是跟元大爷一起睡的,是和前夫睡一张床的。” 记者:“现在还是睡在一起?就是离婚之后,她和前夫睡在一起?” 黄师傅:“对,到现在还是这样子想,现在离婚了以后,他们两个还在一起。” 居委会王书记表示,元大爷说的这件事确实有点不符合常理,就正常的伦理道德来说,原配夫妻离婚了还住在一起,确实不对,而且还是和现任丈夫一起住。 另外,据居委会的调查,就在元大爷搬去养老院之后,全女士和李先生也丝毫没有搬走的意思,俨然跟以前一样,和他们的孩子正常过着一家三口的生活,只不过现在是他们有了稳定的住所,那就是元大爷的房子。 事情说到这,估计很多人都非常怀疑全女士和李先生的动机了,两夫妻莫名其妙地就离婚了,然后李先生竟然还主动张罗着前妻和元大爷的婚事,婚后他们竟然还像之前一样住在这儿,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 据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说,就在元大爷住进养老院之后,全女士一家以及她的前夫李先生还曾经找过他们,希望能够获得一些苦难补助。 居委会王书记:“他借口就是元大爷生病,钱不够用,还有他的丈母娘,就是女方的母亲也找过我,说这女方没有经济来源,希望元大爷的退休金能提供一些帮助,除此之外好像没有提出说,是元大爷需要关心、需要照顾,她要尽妻子的责任等等。” 不仅如此,在这段时间志愿者黄师傅也发现,元大爷家里头跟以前相比似乎少了很多东西。 黄师傅:“没了,被他拿掉了,我们本地人首饰、金货肯定是有的,说起来我们是上海人本地人,以前家里他条件蛮好的,留下来的一点东西都有的,我以前都看到一些老古董什么他都有的,你现在去看一样都没有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元大爷终于看清楚了,本来他还想晚年有个人照顾,结果没成想到头来,自己住进养老院没人关心,房子还被全女士跟前夫李先生住着,元大爷那是越想越憋屈,所以最终他做出了决定。 元大爷:“我想离婚。” 记者:“你想离婚,是吗?” 元大爷:“嗯。” 记者:“那她不同意离婚怎么办?” 元大爷:“不同意离婚怎么行,我又没和她有什么,我一个人。” 记者:“你本来结婚就不大愿意是吗?现在就想离婚,离了算了?” 元大爷:“嗯。” 记者:“那么住呢?你同意她继续住在你家里吗?” 元大爷:“让她回去。” 但是,结婚容易离婚能那么顺利吗?首先,全女士会同意吗?其次,全女士的前夫李先生,他花了那么多“心血”,才促成这桩婚事,他又会是什么态度呢?接下来,李先生和全女士的说法就更让人无语了。 向法院提出离婚,女方表示两人感情很好 年过七十的元大爷突然和一位四十多岁的全女士“闪婚”了,而操办他们婚事的竟然还是全女士的前夫李先生,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结婚之后全女士依然和前夫一起住在元大爷的房子里,反倒是元大爷搬到养老院里居住,本想有个人照顾的元大爷越想越憋屈,于是就向法院提起离婚,一审判决很快就下来了,法院经过调查后,最终判决两个人离婚。 全女士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地激动,她根本就不接受,甚至直言她和元大爷的感情很好,元大爷要离婚那是有人教唆的,而教唆的就是居委会。 全女士:“我和元大爷是双方自愿的,他们非要叫我们离婚,我们的结合没有伤害到任何人,自从他关在养老院,我三两天就过去看他,带点吃的和衣服给他,每次我去他都要跟我回来,说我们一起好好生活,他非常不愿意住在那里。” 从全女士的话里能够听出来,很明显她对判决结果很不满意,所以在2017年8月,她又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很快法院就审理了这起案子。 全女士代理律师:“一审法院的判决,没有基于一定的事实,也没有考虑到本案的社会效果。判决上诉人与被上诉人离婚,会导致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对各自的生活没有新的愿望。” 按照全女士这边的说法,她和元大爷是有感情的,她也非常舍不得元大爷。 法官:“你认为和被上诉人元大爷是有感情的,那么你喜欢他什么?欣赏他什么?” 全女士:“他对我好,人好,我耳朵听不见,我经常耳朵靠近一点,戴着手机,录音下来再放给自己听,什么叫好的。” 因为全女士听力有障碍,表述不是很全面,其代理律师解释了全女士的话。 全女士代理律师:“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老头人好,对她好,老头没有欺负她,因为她耳朵不太听得见,有时候老头会把这个话说出来,拿录音她自己放在耳朵上听。” 如果事实真如全女士所说,那为什么她还和前夫住在一起,对于此事,全女士也是有解释的。 法官:“你为什么与前夫离婚?” 全女士:“因为他经常嫌弃打骂我。” 法官:“被上诉人陈诉你与你的前夫仍然睡在一张床上。” 全女士:“我和我前夫不是住在一张床,我前面有个窗子,窗子下面有个床。” 对于全女士所述,元大爷的代理律师提出了疑问。 元大爷代理律师:“他既然经常打骂你,你为什么还要跟他住在一起?” 是啊,既然对前夫如此怨恨,那为什么离了婚还要住一块呢?对此呢,全女士无话可说,与此同时,法官也询问了元大爷的意愿。 法官:“一审法院判定,你们双方当事人离婚,你是什么意见?” 元大爷:“没有意见。” 自始至终,元大爷都只有一个要求就是离婚,看来元大爷这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二审法官在第一次庭审之后,特意到元大爷家里了解情况,结果没想到,这一调查还真是让法官也有些无话可说了。 前夫称两人离婚是居委会教唆的,原因是因为房子? 当法官敲开了元大爷的家门之后,发现开门的既不是元大爷也不是全女士,而是全女士的前夫李先生。 法官:“你们这么多人,住这么小的地方?你住在这里面吗?” 前夫李先生:“我不住,我过来拿一下东西。” 对于为什么自己会在元大爷家里,李先生表示只是临时来拿点东西,没想到正好赶上法官来元大爷家,按照李先生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巧合”。 据李先生介绍说,元大爷的房间不大,里面就两张高低床,平时都是全女士和她的母亲以及儿子住在这,说起元大爷起诉离婚这件事,李先生也很激动,他跟全女士的说法一样,也说这一切是有人在背后指使。 李先生:“他不想和全女士离婚,他要全女士照顾他。” 法官:“那是谁让他们离婚?不是说他自己提出来的吗?” 李先生:“居委会。” 法官:“居委会啊?跟居委会又没关系的。” 李先生:“上法院的时候,法院裁判的时候,前一天我前妻还到养老院去看他,他说还要跟全女士回来过日子的。” 按照李先生的说法,前妻全女士之所以没去看望元大爷,不是她不想,而是居委会从中作梗。 李先生:“我前妻到居委会去问了他好多次,我前妻的妈妈也到居委会去问的。” 这样说起来不就更奇怪了吗?居委会为什么要让元大爷离婚,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这不符合常理,但是李先生却对自己的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他说居委会就是别有居心。 李先生:“居委会他们也想(要)他的房子,主要居委会就是想他这套房子。” 法官:“居委会也想拿这个房子?这个房子居委会怎么拿?” 李先生:“居委会有一个人是他的监护人。” 李先生的话越说越荒谬了,很显然李先生和全女士的很多说法根本就站不住脚、无据可查,他们根本没有真心对待老人,所以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2017年9月30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离婚案作出了判决。 法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终于还是离婚了,听到这个结果,元大爷终于是松了口气,他总算可以过个安详的晚年了,那么法官为什么会这么判呢? 熬法官:“因为婚姻毕竟还是以感情为纽带,在审理的过程当中也反映出,双方确实感情基础比较薄弱,然后共同生活的时间也相对比较短,而且目前双方是分开居住的,那么之间也没有一个比较正常的交流,那么我们判断下来认他们确实是没有一个感情基础的话,就是判决离婚。”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元大爷和全女士哪有什么感情,所以这样的结果也不奇怪,不过发生在元大爷身上的事情很值得人们思考,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到了晚年总是纠纷不断难以清净呢?其实很多问题都归根于八个字,老人都太希望“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了,因为想要有个依靠,于是就想了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做了一些欠考虑的事情。 对于上了年纪的无儿无女的独居老人来说,身边能有一个知冷知热的人照顾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所以在遇到能与之为伴的人时,一定是既高兴又幸运的一件事,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有可能你遇到的不是温馨相伴而是披着羊皮的狼。 那么怎么能避免呢?这就不仅需要老年同志们自己提高警惕,也需要相关部门完善法规政策,从法律和情感的角度双管齐下,或许只有这样老人们才能够切实地感到安心,好好地度过自己的晚年。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