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实锤!年轻时患高血压,脑容量减小,痴呆风险增加61%

2022-02-02/ 汇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等等,我的脑子好像不够用了......高血压伤脑这件事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早前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等等,我的脑子好像不够用了......

高血压伤脑这件事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早前,也有研究证实了高血压患者老年更易患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1]。

那么,高血压的发病年龄与老年痴呆之间的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今年10月4日,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2]:与血压正常的人相比,35-44岁患高血压的患者大脑体积更小,更容易患上老年痴呆。

图1发表在《高血压》杂志上的研究

35-44岁患高血压,脑容量大大减小

全因痴呆风险增高61%!

这项研究数据来自英国生物银行,参与者在2006年-2010年期间进入数据库,研究人员在2014年-2019年期间对参与者大脑进行了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用于测量大脑容量。

研究人员对11399名高血压患者和11399名非高血压患者进行了脑容量分析,研究发现:<35岁[−10.83(−19.27~−2.39)mL]、35~44岁[-6.82(-12.18~-1.46)mL]和45~54岁[-3.7(-6.91~0.64)mL]的高血压患者总脑容量都小于同年龄段的正常人。

也就是说,年龄相同,高血压患者比血压正常者的总脑容量总体小一些,且越早患高血压,脑容量越小!

研究人员还对124053名高血压患者和124053名非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痴呆分析,发现:在35-44岁被诊断出高血压的个体与正常同龄人相比[风险比:1.61(1.31-1.99)],全因痴呆风险增高61%!

高血压通过改变大脑结构让人变傻!

上述研究揭示了高血压发病年龄与痴呆的关系,那么,高血压到底是如何导致痴呆的呢?

2019年,医学知名大刊《柳叶刀》就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3]:中年时期得高血压,会改变晚年时期大脑的脑白质高信号体积(WMHV)和脑容量。

图2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

这项研究筛选出了465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分别在36岁、43岁、53岁、60~64岁和69岁时测量了血压,在69~71岁时接受了MRI、淀粉样蛋白PET成像和认知评估。

在调整了吸烟、BMI、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指标后,研究者们通过对上述数据的分析,发现:

①43~53岁时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越高,69~71岁的WMHV值越大;

②36~43岁时SBP越高,69~71岁时海马体积越小;

③36~43岁时DBP越高,69~71岁时全脑容量越小;

④中年时血压变化和69~71岁的脑淀粉样β蛋白无关。

也就是说,中年时期的血压越高,老年时期的大脑小血管损伤就越重、海马或全脑体积就越小,可能正是因此,导致了老年痴呆。

唉,这些研究简直不能太扎心!特别是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还越来越大,高血压也越来越低龄化......

难道,大家到了老年,真的都要神经内科相见而不相识吗?

保持最佳血压,让大脑更年轻!

10月5日,《FrontiersinAgingNeuro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表明[4]:血压升高会损害大脑健康。与高血压患者相比,保持最佳血压的人的大脑会年轻6个月以上。

图3发表在《FrontiersinAgingNeuroscience》的研究

这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是686名年龄在44-76岁之间的健康人(中年人:n=335,52%为女性;老年人:n=351,46%女性),研究者们分析了他们2000多张大脑扫描图。并在12年的时间里,对参与者的血压进行了多达四次的测量。脑部扫描和血压数据用于确定一个人的大脑年龄,是衡量大脑健康的一个指标。

研究结果发现:最佳和最健康的血压更接近110/70mmHg!且与血压最佳的人相比,高血压前期(血压135/85mmHg)的人大脑至少要老6个月!

研究还有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发现:血压和大脑健康指标(BrainAGE)的关联在中、老年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血压升高对大脑的负面影响不是老年时出现的,而是在整个寿命内逐渐显现出来的。这一点似乎也印证了本文提及的第一项研究的结果。

研究人员特别强调:“尽管我们的研究分析的是40岁以上人群血压升高与大脑健康的关系,但血压升高带来的影响,往往需要多年的积累,可能在30岁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影响大脑了。而且也有证据表明[5],19-40岁时中度血压升高(≥120/80mmHg)与较小的灰质体积有关。因此,必须针对年轻人群作出更大的预防努力。”

所以,不管在哪个年龄段,血压的监测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啊!

综合上述三个研究:建议所有人都要定期监测血压、控制血压!而且,为了保持大脑的健康,自20岁以后,要将血压控制在最佳范围(接近110/70mmHg)。

参考文献:

[1]Abell,J.G.,etal.AssociationbetweensystolicbloodpressureanddementiaintheWhitehallIIcohortstudy:roleofage,duration,andthresholdusedtodefinehypertension.EurHeartJ,2018.

[2]TheAssociationofAgeatDiagnosisofHypertensionWithBrainStructureandIncidentDementiaintheUKBiobank,Hypertension(2021).

[3]ChristopherALane,etal.Associationsbetweenbloodpressureacrossadulthoodandlate-lifebrainstructureandpathologyintheneurosciencesubstudyofthe1946Britishbirthcohort(Insight46):anepidemiologicalstudy.THELANCET.Published:August20,2019DOI: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19)30228-5

[4]NicolasCherbuin,etal.OptimalBloodPressureKeepsOurBrainsYounger.Front.AgingNeurosci.,05October2021.

[5]Schaare,H.L.,KharabianMasouleh,S.,Beyer,F.,Kumral,D.,Uhlig,M.,Reinelt,J.D.,etal.(2019).Associationofperipheralbloodpressurewithgraymattervolumein19-to40-year-oldadults.Neurology92,e758–e773.doi:10.1212/WNL.0000000000006947

本文首发: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本文作者:咔咔

责任编辑:袁雪晴章丽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转载需联系授权

-End-

征稿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1.心血管内科临床实用技能、误诊病例、临床用药、有趣的内容;2.心血管内科医生有趣的诊疗故事;3.心血管内科行业重磅进展;4.其他(心血管内科医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

欢迎来稿分享!我们将为您提供有竞争力的稿费和展现您才华的平台。投稿邮箱:yuanxueqing@yxj.org.cn(来稿必回复)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