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邻里关系,重要吗?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一个好的邻居在日常生活中能相互帮衬着,胜过远房亲戚。 然而邻里之间也存在矛盾纠纷,一点小小的矛盾可能就会酿成一场悲剧事件。 所以,今天浪妈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个话题。 什么害死了一家人! 10月10日,网传福建莆田平海镇发生一起命案。 被害人均为平海镇上林村上欧人,且为一家祖孙四代。 案件致2人死亡3人受伤,伤者包括一名10岁儿童。 而就在昨天,微信公众号“平海之声”消息,福建莆田平海镇发布悬赏通告称。 群众发现对破案有重大帮助线索的,将一次性予以奖励2万元; 如发现有不明尸体,经查证是欧某中的尸体,将一次性予以奖励5万元。 这次重大杀人案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而背后真正的原因据欧某同村的知情人士称,嫌疑人作案动机或因房屋建盖纠纷。 原来在2017年,欧某向当地政府申请了危房翻盖,房屋新建手续批出后,欧某便将原有400平米的房屋拆除,欲在原有土地上建盖新房。 可是就是死者,曾多次联合附近居民阻止欧某建盖新房。 导致欧某一家无处可归,在临时搭建的雨棚居住六年。 而在案发前,欧某居住的雨棚因台风倒塌,雨棚残片掉入死者家中,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六年的无家可归,最后压倒了邻居,做出了这么极端的事情。 看到两个房子的对比,我们很难不去共情被害者。 可是,不能否认的是,杀人这件事是不对的。 更何况还有那么小的孩子。 这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与人为善是多么重要。 邻居害人? 这让浪妈想起了前几年邻居当街伤害一名男孩事件。 这位母亲层在接受采访时激动的说, 儿子的死亡系邓某滔蓄意谋害,并希望凶手能够被判处死刑。 黄女士说,事情缘于两家屋后的宅基地。 两家人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曾对这块地的划分进行了协商,并达成一致。 可是当他们画地的时候,却遭到了邓某滔的阻拦,两家老人随后发生了冲突。 在他们一车四人开车到达现场后,邓某滔就从身边的竹簸里拿出了一把长约40~50公分的柴刀,向他们挥砍。 当时孩子的爸爸试图用塑料凳将刀砸下,但没有成功,于是他转身就跑。 邓某滔在追赶未果后,转而砍向站在一边的儿子煊煊。 最后煊煊身上至少被砍了三刀,最严重的一处在头顶,足有12cm长。 无独有偶,还有在河北任丘警方也破获了一起绑架凶杀案。 被害人是个只有12岁的女孩,而凶手就是隔壁的邻居。 被害人的父亲赵先生正在外地打工,接起电话时,得知的却是女儿被绑架的消息,对方要求赵先生交出100万的赎金来换人。 同时,赵先生的妻子也发现女儿确实不见了。 赵先生遵照绑匪的指示,将100万赎金放在了一条马路中央。 可最后钱确实不见了,可女儿也没回来。 后来,竟然在玉米地里发现了女儿的尸体。 令孩子爸爸万万没想到,之前还热心地帮自己转发寻人启事,一起找女儿的宋某竟然就是绑架犯人、杀人凶手。 这一起起邻居杀人的事件摆在我们眼前,到底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深仇大恨呢? 而为什么邻居距离我们越来越远,而只有利息纠纷的时候就会分外眼红呢? 邻居,是怎样的存在?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邻居一词好像也慢慢淡出了视野。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者中40.6%的人不熟悉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邻居; 如果生活上遇到困难,仅18.5%的人会首先向邻居求助,41.8%的人坦言“不会”,39.6%的人“视情况而定”。 根据社会学家的研究,出现此种现象,是有多种原因的: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强,使人们深入沟通的时间和机会减少; 生活私密性的加强,使人们把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场所,不希望他人打扰…… 这也让浪妈想起了令人羡慕的韩剧《请回答1988》的邻里关系。 时过五年,仍以9.7分高居豆瓣分榜首。 仔细捋捋看过的电视剧,像这样能把亲情、爱情、友情这三面大旗插在观众面前猎猎作响的,实在是不多。 而对于邻里关系,它也是给了很好的诠释。 《1988》第一集第一个镜头,就让观众再次体验了一把,瞬间把怀旧情怀拉满。 小伙伴们聚在朋友家看电视,“正焕呐,回家吃饭”、“德善,吃饭”、“善于啊,饭好啦”...妈妈们穿透巷子声音开启了“忙碌”的午饭时光。 虽然各回各家,但饭桌上的饭却是一致的。 原来正焕妈罗美兰女士指挥正焕将炖好的肉送到其他四家。 善宇妈将自己做的咖喱让儿子端到各家,就这样大家的饭在邻里的交换下,变成了一样。 这样的邻里关系,真的很让人觉得开心。 他会让人感觉到关系的重要与与人相处的快乐 虽然现今我们的孩子,很少再能体会到和玩伴在街道上奔跑、傍晚被父母喊回家吃饭的那种快乐,但即使在高楼林立的小区中。 我们父母仍然可以利用好邻里关系,用实际行动给予孩子有意义的教育。 与人为善 杜甫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大概的意思就是,集市太远,家中只有简单的小菜,只能拿陈年的老酒来招待,如果邻居老翁愿意过来,那我就隔着篱笆墙把他叫过来。 古人的邻里也看的很重。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请学会更多的与人为善。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