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影视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1086.run 指挥所阵地炸成环形山,俄军中将是否战死成谜 乌克兰军向赫尔松方向反击,与俄军殊死争夺的切尔诺巴耶夫卡机场,俄军的南线作战指挥所就设在附近。 3月19日,根据乌克兰国防部的通报,俄罗斯第八混成集团军总司令安德烈·莫尔德维切夫中将在乌克兰军队向赫尔松机场发起突袭时阵亡。如果此信息属实,这是乌克兰战场上阵亡的第五位俄罗斯将军。 综合各方消息,可以认定在这则莫尔德维切夫将军阵亡的消息传出前后,乌克兰军队的确向赫尔松和尼古拉耶夫方向发动了反击,而且就在乌克兰方面所描述的莫尔德维切夫中将阵亡之处,即赫尔松附近的切尔诺耶夫卡机场一带。此役乌军取得了较大的战果,俄军阵地出现了一个四公里左右的凹陷,指向乌方所说的俄军在乌克兰南线的指挥所。 莫尔德维切夫中将深受普京的信任,实际指挥着乌克兰南线俄军的整个行动,是俄军中富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优秀将领,如果他确实阵亡,毫无疑问会给在南线作战的俄军士气带来极大打击。 但这一消息没有得到俄罗斯相关部门的确认。俄罗斯方面承认最新阵亡于前线的高级军官是3月18日战死的谢尔盖·苏哈列夫上校,身份是第331近卫空降兵突击团团长。莫斯科国家电视台称他乘坐的战车遭到乌军狙击被毁,该团副团长谢尔盖·克雷洛夫少校以及两名随员与他同时阵亡。 俄罗斯方面给了这位团长很高的荣誉,称他为“最出色的伞兵指挥官之一”。 不过苏哈列夫的军衔只是上校,而对于此前乌克兰宣布的四位俄军阵亡将领,俄罗斯只承认了第一个,即苏霍维茨基少将的死亡,作战似乎也没受到太大影响。有关莫尔德维切夫将军阵亡的消息,很多人认为这是乌克兰宣传攻势的又一个案例。 如果这位中将没有阵亡,其实只要露个面就能轻易地辟谣,但俄罗斯的沉默也很“聪明”——无论是不是谣言都不辟谣,结果乌克兰宣布的所有战果都会受到怀疑。 其实,当我们从实时地图上看到乌方标记的俄军指挥所中弹状况,这位将军究竟是死是活,反而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了。 疑似俄军指挥所阵地上遍布如环形山般的弹坑,似乎还有殉爆的痕迹,乌军报道这个指挥所所在地域位于赫尔松西北靠近机场的一处高地,隔第聂伯河与市区相望,俄军没有明确承认,但此前的新闻中也提到其南线指挥部在赫尔松一带。 任何一支现代军队,即使指挥官阵亡也不会缺乏代替的指挥员,真正这条新闻背后值得注意的点不在这里,而是这次战斗发生的地点。在实时地图上可以看到,赫尔松已经是俄军南线部队控制的西端,指挥所为什么放在离前线这么近的距离? 在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展开后,俄军攻势主要围绕四个战场进行,分别是基辅周边、哈尔科夫-苏梅的北线、顿巴斯的东线和克里米亚半岛周边的南线。 基辅周边最初进展顺利,现在则打成胶着;北线至少阵亡了一个少将;东线本来就是吸引乌军主力,动作不大;似乎只有南线进展比较好,开战以来,俄军从克里米亚半岛分东西两路北进,东路攻克乌克兰在亚速海的海军基地别尔江斯克,直逼重镇马里乌波尔,现在正在那里激战,只要把它拿下,便可以打通克里米亚到俄罗斯本土的陆上走廊了。其西路夺取了赫尔松,这是俄军夺取的第一个乌克兰3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整个克里米亚半岛北部的裙形地带已经被俄军完全占据,考虑到俄军在南线兵力并不充沛,假如真是莫尔德维切夫中将指挥其南线作战,他的作战水平可以说是不错的。 按说,此时南线打得最激烈的是东侧的马里乌波尔,这位中将却把指挥所设在西边,是不是南辕北辙?他不需要到东路前线鼓舞士气推动攻势吗? 仔细看地图上的态势便可以明白,这位将军还真不需要去马里乌波尔,因为那里的进攻目前主要由顿巴斯的地方部队负责,俄军在二线。顿巴斯的准军事部队装备不亚于俄军,和守在城里的乌克兰亚速营是老对手,也有着深仇大恨,双方之间的战斗是残酷和不死不休的——这也是亚速营坚守半个月不肯放下武器的重要原因。现在战斗已经进入市中心,俄军插手太多反而会添乱。 在赫尔松这边,俄军放置指挥所似乎显示了其南线部队真正的下一步主攻目标——乌克兰目前还掌握的最大港口城市敖德萨。已经关闭了亚速海的俄军,很明显想进一步关闭乌克兰的黑海海上通道,使其更加孤立,难以得到外界支援。 这种作战构想是合理的,而敖德萨此前几次抵挡住俄军从海上发动的攻击,海区已经布雷,攻打它须从陆上进行。这都给莫尔德维切夫将军将其指挥所挪到赫尔松以西提供了理由——那里的西南方向,正是敖德萨的后背。还有一种可能,便是发现乌军有反扑意图,中将在此地就近指挥阻击。 不过,把指挥所设在这里,也显示了俄军一个毁誉参半的传统——司令官靠前指挥。有人说这是俄军将领依靠这种方式鼓舞部队的作战士气,也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开战以来俄军多名高级指挥员被“斩首”的重要原因。 演习中的俄军指挥部,战场上当然不可能这么“奢华”。 实际上,在乌克兰失去制空权,不大可能对俄军后方进行空中打击的情况下,莫尔德维切夫中将把指挥所设在这里也不算过分。此处与前线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乌克兰军队的大炮打不过来,即便强行冲到射程内对这里进行炮击,考虑到俄军炮火密度远超对手,正常情况下这也是一个找死的打法。 然而,乌军还真的这样干了,看起来无论是否真的打死了莫尔德维切夫中将,总的打击效果不错。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如果乌方实时地图展示的真是俄军的指挥所,它的隐蔽性可说相当好,连车辆出入的痕迹都找不到,至少从空中侦察的角度很难判断这是一个指挥所。那么,乌克兰军队是怎样针对性地发起攻击的呢?从落弹情况判断,弹坑十分集中,无论精度还是火力密度都打得不错。 关于侦察,最近俄军公布了一个战果,称击毙了三名在乌克兰参战的美国军人(他们是否以现役军人身份参战存疑),他们操作战场观察、控制装备,为乌克兰军方提供情报。乌军屡次袭杀俄军指挥官,或许和他们提供的情报有关。 至于炮兵的成功“冒进”,或者可以从乌军所发表的另一个战果联系起来。在这次战斗开始前不久,反击的乌克兰军在赫尔松附近缴获了苏军宝贵的炮兵搜索雷达。这种雷达中国军队在南疆国土防卫作战中也使用过,特点是根据敌军炮弹飞行轨迹判断其发射阵地,可以随后指挥本方炮火摧毁敌军炮阵地。 俄军轻易丢弃了这一设备,由于它十分昂贵,南线似乎只此一套,这意味俄军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锁定和消灭乌克兰炮兵。于是乌军炮兵敢于掩护步兵攻击将前线向前推,集中火力抵近攻击俄军指挥所(根据乌军信息,也可能在攻击中掺杂了精确制导武器)。 所以,是否阵亡一名将军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作战模式和攻击火力,在现代战争中颇有值得总结和借鉴之处。相信俄军经此一战,此后在指挥所的设置和指挥员的防护方面,会有新的做法。 【完】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