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军备竞赛”加剧 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进入“联盟时代”

2022-03-28/ 汇美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在汽车产业界,一直流传一句话:“汽车工业的大变革,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随着汽车“新四化
深圳公司注册记账报税公司注销一体化企业财税服务 https://www.qhtycs.com/

  在汽车产业界,一直流传一句话:“汽车工业的大变革,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随着汽车“新四化”的深入,智能电动车市场已然成为全球车企角逐和博弈的焦点。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为构建护城河,啃下智能化这块“硬骨头”,传统车企与汽车圈“入局者”——科技公司走向联盟已日渐成为一种“新常态”,二者之间的“拥抱”愈加紧密。

  譬如,北汽蓝谷(600733.SH)近年来多方运作,已与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携手,建立起面向行业未来的共同体。据悉,北汽蓝谷与华为合作生产的极狐阿尔法HI版搭载了华为全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华为深度参与了该车型的相关研发工作。北汽蓝谷与百度合作开发的Robotaxi车型(Apollo Moon),目前已完成前期技术开发并正式量产。

  而早在2020年11月底,上汽集团(600104.SH)、张江高科(600895.SH)和阿里三方便已宣布,共同出资成立智己汽车。近两年来,滴滴也多次被传入场造车。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滴滴将在6月正式公布代号为“达芬奇”的造车计划,并将争取在明年6月交付。

  北汽蓝谷、上汽集团、百度、华为、阿里等企业只是其中缩影,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合作已渐成趋势。

  “‘新四化’的到来让汽车产业从过去的单一链状向生态网络进行演变。在此基础之上,‘新四化’推动的其实不仅仅是单一产业的变革,而是制造业、电子通讯业、互联网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现在的互联网企业、智能产业也正在加入到这一生态网络之中,将产业格局进一步打开。主机厂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其他产业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共赢。”近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学院“解码商业公开课”子栏目“零观汽车”举办的主题为“洞见科技,解读智能汽车新机遇”嘉宾对话中,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方寅亮如是评论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之间的跨界联合。这样的声音在汽车产业界并不少见。

  传统车企博弈新能源赛道

  一场关于电动化、智能化的“汽车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在沃尔夫斯堡举行了2022年度线上媒体发布会,在这场发布会上,大众汽车集团方面宣布,将投资20亿欧元,紧邻沃尔夫斯堡主工厂建设一座流程优化的新工厂,生产基于SSP(Scalable Systems Platform)平台打造的第一款车型——Trinity.工厂将采用领先的创新生产方式,并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未来将与特斯拉Giga Berlin工厂进行竞争。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还将投资8亿欧元建设SSP平台的研发中心。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在发布会上称,SSP平台未来将成为集团唯一的生产平台,用于生产纯电动汽车并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

  “要加速向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否则将重蹈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覆辙。”2020年1月,迪斯在大众汽车集团全球董事会上曾说出这样的名句。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巨头,大众汽车集团必须完成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这惊人一跃,这条路虽然充满荆棘,但大众汽车集团的决心却相当坚定。

  近日,大众(安徽)首席技术官吕尔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道:“在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方面,我们非常愿意与本土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未来的市场。”可以看到,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大众在试图寻找更多的可能。

  与大众汽车集团一样,福特汽车(NYSE:F)作为传统汽车企业,也面临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考验。3月2日,福特汽车(NYSE:F)宣布将拆分电动汽车和燃油车。此前外界曾猜测,福特会将电动汽车业务从现有架构中拆分,独立运营并上市。记者注意到,在拆分业务的同时,福特汽车同时调高了电动汽车销量目标。福特汽车希望,到2026年,电动汽车产能达到200万辆;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据其新车销售一半。

  记者还注意到,今年1月底,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亦制定了2030共同发展路线图,欲进行共同投资。联盟计划未来五年,在电动化领域投资230亿欧元(约合1669亿人民币),获得加速发展。同时计划到2030年,推出35款全新纯电动车型。

  实际上,不仅传统车企,当前整个汽车产业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加速转轨,而为加速电动化、智能化等进程,车企之间的竞争已日趋激烈。

  值得关注的是,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军备竞赛”中,有三种力量交汇在其中:一是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有一定积累的造车新势力;二是加速入局的新科技企业,如小米集团、百度、华为、鸿海科技集团,以及潜在可能入局的公司,如苹果等;三是传统车企觉醒后,加速智能电动领域的投资和产品投放。目前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等正积极参与全球汽车智能化进程,而传统车企的布局则相对缓慢。特斯拉2021年全球销量已逼近100万辆,并宣称2030年迈上2000万辆的台阶。“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也来势汹汹,不断“攻城略地”。百度、小米、苹果、华为等科技企业也动作频频。“船大难掉头”,焦虑的传统车企渴望破解当下困局。

  面对眼前的棋局,除了在企业内部大力推行电动化、智能化战略外,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选择与科技公司进行跨界合作,以取长补短。

  据悉,目前上汽已与阿里合作打造斑马网络和智己电动车,吉利与腾讯、百度等企业皆有合作。北汽蓝谷亦与华为、百度在智能化电动化领域展开合作。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正与华为公司进行谈判,有意以数十亿欧元收购华为的自动驾驶部门或达成合作。3月4日,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与索尼集团公司宣布,双方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通过新公司共同开发和销售高附加值的纯电动汽车。

  与科技公司共舞

  汽车智能化正在从底层颠覆汽车产业格局,这样的发展新环境,催生了科技企业纷纷进场,以及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走向合作的新态势。

  今年2月底,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跨界融合与汽车产业新力量》课题报告显示,互联网、ICT等跨界新力量基于既有的思维、技术、产品、业务等方面的优势,正沿着汽车品牌商、汽车供应商、汽车生产商三条路径大举进入汽车产业,推动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变革和转型升级。

  “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时代,是一场真正的百年未有之大变革,是1.0机械时代向2.0智能时代的进化。在此背景下,传统车企面临的共同话题是如何越过这场数字化鸿沟。而面临这个鸿沟,用户会有新的需求,需要车企去解决,比如智能驾驶辅助出行服务的需求、整车数字化的需求等。这些都需要汽车企业去解决,但解决这些数字化需求,并不是传统车企的强项,这就需要更多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加入,需要资本、研发、技术、互联网科技企业等共同来解答这个难题。”在“洞见科技,解读智能汽车新机遇”嘉宾对话中,北汽蓝谷(北汽新能源)品牌公关总监王刘芳从车企的角度,回应了业内外关注的车企与科技公司走向合作的这一焦点话题。

  王刘芳认为,“新四化”时代的智能汽车,已不仅仅是专注制造技术的传统机电平台,更是融合三电核心技术、智能平台架构、智能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超级智能化终端平台,汽车主机厂必须转变运营思维,通过全产业链的创新合作,聚合产业链各领域的技术优势,以构建符合汽车智能化时代需求的产业链生态。

  据悉,在汽车智能化这个赛道上,北汽蓝谷已与华为、百度等科技企业展开双线布局。其中,自2017年至今,北汽蓝谷与华为4年里已4次签署合作协议,不断深化双方合作。双方联合设立“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以高度协同发展模式,共同打造具备行业领先优势的世界级智能电动汽车。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情况之下,主机厂应该以更加开放的态度和其他产业的优秀企业进行合作共赢,而在此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市场的快速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在“洞见科技,解读智能汽车新机遇”嘉宾对话中,方寅亮说道。

  诚然,对于汽车产业而言,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在驱动汽车产业全面重构。与方寅亮的观点不谋而合,清华大学二级教授、车辆与运载学院长聘教授宋健亦认为,科技公司与车企之间应是合作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跨界融合相比于各自封闭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今年2月,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北汽集团原董事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安庆衡对记者表示。记者注意到,《跨界融合与汽车产业新力量》课题报告指出,“建议整车企业与科技企业等强强联合,共同加速产业创新升级,如合力构建共享化研发和制造平台,将单体优势转化为体系优势。”

  业内人士认为,科技企业通过赋能传统汽车产业,将“技术”基因带入汽车领域,能够支撑中国汽车智能化高速发展。安庆衡呼吁,汽车产业要认清形势,应采取实际行动,积极拥抱跨界汽车企业,加强跨界联盟。“大家发挥优势,各取所长,促进融合,才能构筑我国汽车产业新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